近期,印度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以 “购买俄罗斯石油” 为由加征额外关税的行为,采取了多维度的强硬反制措施,展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。以下是基于最新动态的深度解析:
特朗普政府于 2025 年 8 月 6 日签署行政令,以印度 “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” 为由,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 25% 额外关税,叠加此前 25% 的基准关税,总体税率达 50%中国网。这一举措既是对印度能源政策的施压,也是特朗普 “对等关税” 战略的延续 ——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迫使印度在能源采购、农业市场开放等领域让步央视新闻。
印度的反击策略呈现三个显著特征:
-
法律层面的制度性反制
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(WTO)提交申诉,指控美国钢铝关税构成 “歧视性贸易限制”,并计划对美国农产品(如豆类、坚果)和化工品加征报复性关税。根据 WTO 规则,印度可通过 “实质等效” 原则对美实施等额关税,例如若美国关税导致印度损失 7.25 亿美元,印方可对美商品征收同等规模的关税环球网。
-
外交层面的联盟化博弈
印度积极寻求金砖国家支持。在 2025 年 7 月里约峰会联合声明中,金砖国家明确谴责单边关税,强调 “多边贸易规则不可替代”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更直言美国的行为是 “新殖民主义议程”,并表示将深化与印度的能源合作以抵制 “非法制裁”。这种联盟策略使印度在与美谈判中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。
-
舆论层面的道义制高点争夺
印度外交部多次援引历史事实揭露美国 “双标”:2022 年美国曾鼓励印度购买俄油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,前财长耶伦甚至称 “印度可随意购买”央视新闻。这种 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” 的叙事策略,成功将美国置于国际舆论的被动地位。
-
能源安全的核心利益不可妥协
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,2023 年自俄进口石油占比一度达 40%,俄罗斯已取代中东成为其最大供应源央视新闻。印度强调购买俄油是 “市场行为”,旨在保障国内能源成本的可预测性 —— 若转向高价中东或美国石油,将直接推高通胀并拖累经济增长(预计 GDP 增速可能下降 0.4 个百分点)。
-
农业与制造业的产业保护需求
美国要求印度开放乳制品和农业市场的诉求,触及印度核心利益。印度农业人口占比超 40%,小规模农户对价格波动极为敏感。2024 年印美贸易逆差达 458 亿美元,若进一步开放市场,可能导致本土产业崩溃。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明确表示:“印度不会为取消 10% 基准关税而牺牲农民生计。”环球网
-
战略自主的外交传统延续
莫迪政府始终将 “战略自主” 视为外交基石。从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 “印太经济框架”(IPEF)到坚持购买俄制 S-400 导弹,印度在关键领域不愿受外部胁迫。此次关税博弈中,印度前驻美大使阿伦・辛格直言:“美国必须接受印度是一个独立大国,而非附属盟友。”
-
对美印经贸关系的冲击
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(占比 18%),关税升级可能导致印度电子产品、珠宝、医药等行业出口下滑。据估算,25% 的关税可能使印度对美出口减少 57.6 亿美元,海产品、钢铁等行业受冲击尤为严重。与此同时,印度对美反制措施(如拟议中的农产品关税)将影响美国农民利益,可能加剧两国政治对立。
-
WTO 机制的效能考验
尽管印度在 WTO 框架内发起申诉,但其效力受制于美国对争端解决机制的阻挠。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否决 WTO 上诉机构成员任命,导致该机制停摆。印度需借助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施压,推动 WTO 改革以增强规则约束力。
-
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风险
印度制造业对进口中间品依赖度高(如电子元件 70% 依赖进口),关税升级可能推高生产成本。尽管政府通过 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”(PLI)优化产业政策,但短期内难以摆脱供应链瓶颈。此外,卢比汇率波动(近期兑美元贬值 3%)和外资撤离风险(如部分美企考虑转移产能)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确定性。
-
俄罗斯的战略协同
俄罗斯通过 “石油换卢比” 结算机制深化与印度合作,并承诺扩大对印能源投资。俄副总理诺瓦克表示:“俄罗斯将确保印度能源供应稳定,无论外部压力如何。”
-
金砖国家的集体发声
金砖峰会联合声明不仅支持印度,更呼吁建立 “多极化、公正公平的国际秩序”。巴西、南非等成员国同步对美采取反制措施,形成 “南方国家” 联合阵线。
-
欧盟的观望与谨慎
欧盟虽谴责美国单边主义,但未与印度采取协同行动。德国总理默茨表示:“欧盟将根据自身利益决定应对策略,不会盲目追随任何一方。” 这种态度反映出欧洲在印美博弈中的骑墙立场。
印度此次强硬回应美国关税,本质上是新兴大国与守成霸权在经济主权领域的碰撞。印度通过法律、外交、舆论多维反制,既维护了能源安全和产业利益,也向世界传递了 “南方国家不再被动接受规则” 的信号。然而,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双方的战略耐心与妥协空间 —— 美国若坚持高压政策,可能加速全球经济 “阵营化”;印度若过度依赖反制措施,也可能错失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机遇。正如复旦大学林民旺教授所言:“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,唯有对话才能避免双输结局。”
(责编: admin1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