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8 月 6 日,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吊桥断裂事故造成 5 死 24 伤,再次暴露景区设施安全监管的系统性漏洞。这起事故并非孤例 —— 该景区 2024 年 6 月曾发生同类事故,却未彻底整改。此类 "重复翻车" 现象背后,折射出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多重隐患,亟待从制度、技术、管理层面系统性补漏。
-
设备老化与维护造假的双重危机
断裂的钢缆存在严重金属疲劳,使用寿命超设计标准 1.8 倍,内部微裂纹深度达截面 60%,但 2024 年检测报告却显示 "钢缆无异常",暴露出维保单位造假、监管部门失察的恶劣行径。更严重的是,景区 2025 年未购置超声波探伤设备,仅靠目视检查钢索状态,完全违背《旅游景区悬索桥安全规范》要求的每季度探伤检测规定。
-
抗风设计与流量管控的双重失效
桥体侧向防风索仅设单层(规范需双层),7 级风力下摆动幅度超安全范围,而事发时桥面瞬时负荷达设计值 85%,且连续 3 批游客间隔不足 5 分钟涌入,实际荷载远超安全阈值。尽管景区自 2023 年起实行每日 3800 人限流,但事发当天游客量突破 2 万人,暴露出现场管理形同虚设。
-
标准缺失与执行走样的双重困境
现行《景区人行悬索桥工程技术规程》虽要求 "双主索 + 多副索" 设计,但夏塔吊桥仅采用单主索结构,且未按规范设置缓冲垫、防滑桥面和应急救生包。玻璃栈道等新兴设施更缺乏高频使用场景的特殊标准,部分景区用普通钢化玻璃替代超白夹胶玻璃,埋下致命隐患。
-
责任分散与监管盲区的双重困局
景区设施涉及文旅、应急、住建等多部门监管,但实际中常出现 "谁都管谁都不管" 的局面。例如夏塔吊桥由外包公司维护,文旅部门未有效监督其资质,应急部门未核查检测报告真实性,形成监管真空央广网。
-
技术防控: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网
- 智能监测:按国务院安委办要求,2025 年 9 月 1 日前所有 A 级景区吊桥需安装实时载重监测 + AI 风险预警系统,实现负荷超限自动报警、游客流量智能调控。例如张家界玻璃栈道已试点压力传感装置,可实时显示桥面应力分布。
- 材料革新:推广超白夹胶玻璃、耐候钢缆等新型材料,将吊桥设计安全系数从现行的 8 倍提升至 12 倍,并强制要求使用寿命过半的钢缆进行无损探伤。
-
制度重构:建立穿透式责任链
- 设计施工终身追责:将景区设施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纳入安全生产信用体系,对偷工减料、设计缺陷导致事故的企业实施行业禁入。参考钱江三桥倒塌案,施工单位因混凝土含砂率超标被追责。
- 维护检测第三方托管:引入独立检测机构,每季度对钢缆、锚固件进行探伤,并将检测数据上传省级文旅监管平台,杜绝 "检测报告造假" 现象。
-
管理升级:实现精准化风险管控
- 动态限流机制:结合气象预警、景区承载量模型,建立 "基础限流 + 弹性调控" 机制。例如九寨沟景区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和大数据分析,实时调控各区域游客密度。
- 应急响应标准化:按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》要求,A 级景区需每半年开展索道、吊桥专项应急演练,并与消防、医疗部门建立 10 分钟救援圈。
-
监管创新:打造跨部门协同平台
- 权责清单落地:明确文旅部门负责资质审核、应急部门监督检测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造假的分工,建立 "双随机一公开" 联合检查制度。参考国务院考核巡查组对马仁奇峰景区的检查模式,重点核查焊接工艺、救生设备配置等隐蔽工程。
- 公众监督赋能:开通 "景区安全隐患" 专项举报通道,对核实线索者给予奖励。厦门应急管理局已试点 "隐患随手拍" 小程序,2024 年通过该渠道整改问题隐患 127 处。
- 标准迭代滞后:现行《景区人行悬索桥工程技术规程》仅覆盖新建项目,对存量设施改造缺乏强制要求。建议 2026 年前完成全国景区吊桥安全评估,对不符合新标准的设施实施关停改造。
- 人才储备不足:景区安全管理岗位普遍缺乏桥梁工程专业人员。可借鉴瑞士阿尔卑斯山景区经验,要求索道、吊桥管理人员需持 "国际绳索作业协会" 认证上岗。
- 成本分摊机制:智能监测设备、新材料更换等改造费用较高。建议设立景区安全专项基金,由门票收入提取 1%、财政补贴 50%、企业自筹 40% 共同筹措。
夏塔事故再次警示:景区不能以 "网红效应" 透支安全底线。从 2013 年凤凰吊桥倾斜到 2025 年夏塔惨剧,12 年间同类事故频发,暴露的不仅是技术短板,更是对生命敬畏的缺失。要彻底扭转 "重开发轻安全" 的惯性,需将安全指标纳入景区评级核心体系,让 "没有安全就没有 5A" 成为行业共识。正如黄山景区的警示牌所言:"风景再美,安全才是最美的风景。" 唯有构建 "技术 + 制度 + 管理" 的立体防护网,才能让游客在领略山川之美的同时,真正拥有 "稳稳的幸福"。
(责编: admin1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